-
-
-
1970 年代,科林.里德(Colin Reid)成为基思.卡明斯(Keith Cummings)的学生。他在中国大陆最出名的作品为《竹简》(Bamboo Scroll)。在上海图书馆(Shanghai Library)正门大厅永久陈列的一座四米高的玻璃和钢结构装置。
里德作为国际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的英国代表人物之一,其成就与作品,非凡的创意、开放与不藏私的分享创作,公开展示在大众眼前,是本次展览的焦点与重心。同时,他也是本次展出的其他艺术家之导师,包括萨莉•福克斯(Sally Fawkes)、安杰拉•贾曼(Angela Jarman )、布鲁诺•罗马内利(Bruno Romanelli)、卡伦•布朗宁(Karen Browning)、菲亚兹•埃尔森(Fiaz Elson)和约瑟夫•哈林顿(Joseph Harrington)。
自 1970 年代以来,他的创作灵感围绕着世界的纹理、大自然、人类文化等,我们可以从他的铸模到窑铸的过程,甚至是光学玻璃的特性感受到一致感与专注感,体现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。
-
-
在里德的作品《风火之环》(Ring of Fire)中,四件铸造玻璃创作,因为其技法与颜色运用的手法相近,可视为一系列创作。他们同样运用抽象形式的图案,且运用海洋系列的主题命名,展现出艺术家里德对于大海,且身为业余帆船运动的热爱:《鹦鹉螺》(Nautilus)、《浪》(Wave)、《航海》(Vela)、和《锻造后发光的船》(Battuto Vessel)。 「vela」是意大利文的帆或帆船,「battuto」是意大利文中一种车轮切割技术,玻璃表面经过多次磨擦处理再抛光,塑造出类似被锻炼敲击后的铜或锡表面触感,「vessel」在英文中可以作为船或远洋船。
在里德的另一系列四件作品《向日葵》(Still Life with Sunflowers 2019),《漫步塔加纳纳》(Walk in Taganana 2019), 《玉米》(Still Life with Corn 2017) 与《飞鱼》(Shoal of Roach 2016)中,我们可以看到他独有的材质表面处理技法。他运用翻模模具和清晰精准的切割面,让窑铸玻璃内部结构完全展现。当观赏者在作品周围移动时,透过光的反射与折射,产生空间幻觉,如同一幅流动的细致画作。
-
里德谈到他的创作思考:「如果说有一个贯穿我创作思考的主轴,那便是大自然带给我的影响,它是我获得启发或寻找新创作的灵感源泉。我的创作领域是窑铸玻璃,运用不同的制模技术创造新的形式。我的创作以光学玻璃为主,因为我喜欢这个材质的纯净透明。玻璃在窑炉里烧制的时间很长,每件作品至少要三周的时间,才能达到我想要的厚度与深度效果。而作品从窑炉出来时,仅仅只是制作过程的开始。作品从窑炉取出后,还需进行多道冷工手续,包括研磨、抛光、喷砂等。在这个阶段我和玻璃之间的互动会让一切发生各种变化,但也可能失败碎裂。然而,正是这种无法完全掌控的特质,在控制与意外之间平衡游走,让创作的过程多了一种紧张感、创意感,虽然也可能是灾难。因此当我心情不好或运气不好的时候,我绝对不会去开窑炉。我所追求的目标是难以捉摸且无法具体形容的,但是当我亲眼所见,我便马上知道这正是我所追求的。」
-